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提高育人质量,自开学以来土木工程学院强化管理,求实创新,实施学习力提升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两项工程,扎实推进学风建设,效果显著。
学习力提升工程从课堂监督、课外辅导和学涯规划三个方面实施。
加强课堂监督,构建高效课堂。课堂监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学院通过实施班级自查、学院抽查和任课教师随堂检查的方式实现课堂监督;各班学委每天如实填写《班级出勤情况反馈表》并上交;辅导员和学生会成员抽查课堂出勤情况,抽查结果同各班学委反馈的出勤情况定期汇总通报;专业课教师通过按学号排座、提问等方式考察出勤,并对课堂严格要求,杜绝课堂不文明现象。
实施课外辅导,提升学习成绩。为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学院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外辅导。针对大一新生,学院安排研究生作为学业辅导员在晚自习期间指导学习、答疑解惑。针对各年级成绩落后的学生,积极成立“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龚伶俐和麻爽同学每天带班级成绩靠后的四名男同学补习功课,效果显著。来自云南藏族的次称同学对班级两位同学的帮助十分感动,表示一定坚持下去,努力通过各门功课。各班级还推举成绩优异的同学为小老师,为班级同学讲题。土木工程143班的同学们在概率考试结束后都十分高兴,“这些考题,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严晶都为我们讲过,所以这次考试不会挂科了。”
开展学涯规划,明确成才目标。土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涯规划教育。学院领导班子、专业教师、班导师从不同侧重点分别开展成长成才教育、校史校情和行为教育、学业规范及修读指导、专业系列教育和博士论坛系列等教育活动,使学生提升学习动力,明确成才目标。通过优秀校友交流会、优秀学子报告会和对口班级交流会将大学的成功经验薪火相传,并引导新生制定学涯规划。
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从科技竞赛、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三个方面实施。
科技之花竞相绽放,赛事连连丰富多彩。寒风凛冽中,一群人熟练的操作着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技术娴熟,配合默契,这是我校测绘技能大赛的真实写照。在省、市级别的比赛中,土木工程学院学子屡创佳绩。除此之外,土木工程学院学子积极参加各级专业类竞赛,如工程管理算量大赛、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力学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专业竞赛让学生们有了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加入教师科研队伍,参与课题成果显著。为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调动学生爱科研,求真知的热情,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院要求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必须带学生加入课题组,并且要做出实验成果和研究文章。本学期学院共有18名教师带领39名铜仁地区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加入课题组。土木工程142班哈萨克族学生阿依丁加入了院长孙建刚教授的课题组,定期向孙院长汇报学习情况和科研进度,学习的主动性大幅提升,科研能力也得到提高。
精心搭建创新平台,引导学生投身实践。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院由谭素杰教授牵头成立了模拟设计院,让各民族学子能够扎实专业功底,为就业奠定基础。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省级、学校设立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术挑战杯和学校“太阳鸟”科研立项,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学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
长期以来,土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通过学习力提升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两项工程,学风建设收到成效。学院将进一步努力做好基础性工作,打造优良学风。



(信息来源:李德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