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研究成果
编辑:土木工程
发布日期:2024-10-14 阅读次数:
教师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研项目情况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项目类别 |
立项时间 |
后疫情时代高校虚拟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高凌霞 |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 |
2021 |
多专业联合的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王振 |
省教育厅立项 |
2021 |
面向新时代工程建设需求的土木类专业课程教与学创新模式研究——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例 |
高凌霞 |
省教育厅立项 |
2022 |
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资源共享-仪器设备共享 |
王振 |
省教育厅立项 |
2020 |
大连卓丰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民族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
王振 |
省教育厅立项 |
2021 |
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高云莉 |
省教育厅立项 |
2021 |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
姜蕾 |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 |
2023 |
教师获得本科教学成果奖及其他获奖情况
获奖成果名称 |
颁奖单位 |
获奖等级 |
获奖人 |
获奖时间 |
民族院校土木类专业“铸品格、双平台、个性化”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 |
辽宁省教育厅 |
三等奖 |
王振 |
2022 |
双能力、四层次、三模块”智造引领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
辽宁省教育厅 |
三等奖 |
高云莉 |
2022 |
民族院校土木类专业“铸品格、双平台、个性化”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 |
大连民族大学 |
一等奖 |
王振 |
2022 |
“双能力、四层次、三模块”智造引领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
大连民族大学 |
一等奖 |
高云莉 |
2022 |
适应新时代以应用型目标为导向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
大连民族大学 |
三等奖 |
高凌霞 |
2022 |
土木类应用型人才全方位、多途径 |
大连民族大学 |
二等奖 |
王振 |
2020 |
教师主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级别 |
负责人 |
获批时间 |
房屋建筑学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王振 |
2021 |
建筑环境学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李姗姗 |
2021 |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省级 |
高云莉 |
2021 |
工程经济学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姜蕾 |
2022 |
项目策划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王庆春 |
2022 |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虚拟仿真实验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省级 |
崔利富 |
2022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覃丽坤 |
2022 |
材料力学A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张青霞 |
2022 |
结构力学1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徐蕾 |
2022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高凌霞 |
2022 |
理论力学D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杜蓬娟 |
2022 |
工程图学2 |
一流本科课程 |
省级 |
张宇坤 |
2022 |
教师发表教研论文情况
论文名称 |
第一作者 |
发表期刊 |
发表时间 |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地基与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
高凌霞 |
中国建设教育 |
2018 |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桥涵水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李想 |
高教学刊 |
2019 |
土木工程基础力学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研究 |
张青霞 |
科技风 |
2018 |
微信小程序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崔利富 |
教育现代化 |
2020 |
土木工程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高凌霞 |
中国建设教育 |
2021 |
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导师工作室建设 |
张青霞 |
教育现代化 |
2021 |
OBE导向下材料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
张青霞 |
高教学刊 |
2023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_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刘志斌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基于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双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
高云莉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2 |
基于PBL的《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改革研究 |
窦慧娟 |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
2022 |
流体输配管网_课程设计和实验优化 |
张宇坤 |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
2020 |
上一条:土木工程学院2024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情况